1.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 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 SO2和双氧水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
C. 硫化钠溶液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D. 亚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铝溶液在空气中蒸干不能得到对应的溶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浓硫酸有吸水性,吸收水分使溶液的浓度降低,浓盐酸有挥发性,由于溶质挥发而使溶液的浓度降低,可见浓度降低的原因不同,错误;B.SO2和双氧水都是因为二者有还原性,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原因相同,正确;C. 硫化钠溶液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S单质而变浑浊;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是由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弱,会发生反应:CO2+H2O+Na2SiO3=Na2CO3+H2SiO3↓,可见变质原因不同,错误;D.亚硫酸钠有还原性,在空气中加热会被氧化变为硫酸钠,氯化铝是强酸弱碱盐,其溶液在空气中加热发生盐的水解反应,水解产生的氯化氢挥发,得到氢氧化铝,也不能得到对应的溶质,可见不能产生原物质的原因不相同,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分析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2.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SO2 有还原性
|
B
|
H2S 溶液
|
产生黄色沉淀
|
SO2 有氧化性
|
C
|
酸性KMnO4溶液
|
紫色溶液褪色
|
SO2 有漂白性
|
D
|
Na2SiO3溶液
|
产生胶状沉淀
|
酸性:H2SO3> H2SiO3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混合溶液中SO2被FeCl3氧化生成SO42−,再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体现了SO2的还原性,A正确;
B、SO2与H2S在溶液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体现了SO2的氧化性,B正确;
C、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这是SO2在酸性溶液中还原KMnO4生成Mn2+,体现了SO2的还原性,C错误;
D、SO2与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根据较强酸制较弱酸,可得结论酸性:H2SO3>H2SiO3,D正确。
答案选C。
3.有如下转化关系:
+
―→
+
+H2O,则甲不可能是( )
A. Na2O2 B. Cu C. Fe D. Si
【答案】D
【解析】
【分析】
从转化关系:
+
―→
+
+H2O中,我们很难推出甲是何种物质,所以我们采用逐项分析法。
【详解】A. Na2O2与硫酸或盐酸反应,可生成钠盐、氧气和水,符合转化关系;
B. Cu与硝酸反应,可生成硝酸铜、氮的氧化物气体和水,符合转化关系;
C. Fe与稀硝酸反应,可生成铁的硝酸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符合转化关系;
D. Si只能与氢氟酸反应,但氢氟酸不属于强酸,所以不能满足转化关系。
故答案为D。
4.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
B. Na、Al、Cu可以分别用电解冶炼法、热还原法和热分解法得到
C. 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
D. 由于铝元素和铁元素都有+3价,由2Al+6HCl = 2AlCl3+3H2↑;可知:2Fe+6HCl= 2FeCl3+3H2↑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