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科研员在国际上首次“拍”到氢键的“照片”,实现了氢键的实空间成像,为“氢键的本质”这一化学界争论了80多年的问题提供了直观证据。下列有关氢键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氢键的存在,冰能浮在水面上
B.由于氢键的存在,乙醇比甲醚更易溶于水
C.由于氢键的存在,沸点:HF>HCl>HBr>HI
D.由于氢键的存在,影响了蛋白质分子独特的结构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熔点:Al>Na>K
③IA、II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④结合质子(H+)能力:CO32﹣>HCO3﹣>SO42﹣
⑤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⑥已知2H2(g)+O2(g)=2H2O(1);△H=﹣571.6kJ•mol﹣1,则氢气燃烧热为285.8kJ/mol
⑦因为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所以非金属性:P>N( )
A.②③④ B.①⑥⑦ C.②④⑥ D.③⑤⑦
3.已知某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而且只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下面对该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成键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一定含有碳碳双键 B. 一定含有碳碳叁键
C. 一定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D. 可能含有苯环
4.下面是从实验中测得的不同物质中氧氧键的键长和键能的数据:
O—O键
|
O22-
|
O2-
|
O2
|
O2+
|
键长/10-12 m
|
149
|
128
|
121
|
112
|
键能/kJ·mol-1
|
x
|
y
|
z=494
|
w=628
|
其中x、y的键能数据尚未测定,但可根据规律推导出键能的大小顺序为w>z>y>x。则该规律是( )
A.键长越长,键能越小 B.成键所用的电子数越多,键能越大
C.成键所用的电子数越少,键能越大 D.成键时共用电子越偏移,键能越大
5.下列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不能生成沉淀的是
A.[Co(NH3)4Cl2]Cl B.[Co(NH3)6]Cl3 C.[Cu(NH3)4]Cl2 D.[Co(NH3)3Cl3]
6.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X、Y、Z分别处于立方体的顶点、棱边的中点、立方体的体心。则下面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晶体的化学式为ZXY3
B. 该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熔点高
C. 每个X周围距离最近的Y有8个![](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png)
D. 每个Z周围距离最近的X有16个
7.下列关于晶格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晶格能指形成1 mol离子键所放出的能量
B. 晶格能指破坏1 mol离子键所吸收的能量
C. 晶格能指1 mol离子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由相互远离的气态离子结合成离子晶体时所放出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