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答案】A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高温煅烧石灰石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2.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
A. 酸性氧化物:CO2、NO、SO2、H2O
B. 碱性氧化物:Na2O、CaO、Mn2O7、Na2O2
C. 碱:NaOH、KOH、Ba(OH)2、NH3·H2O
D. 铵盐:NH4Cl、NH4NO3、 (NH4)2SO4、CO (NH2)2
【答案】C
【解析】
【详解】A、CO2、SO2是酸性氧化物;H2O、NO是不成盐氧化物,故A错误;B、Na2O、CaO是碱性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Na2O2是过氧化物,故B错误;C、NaOH、KOH、Ba(OH)2、NH3•H2O在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符合碱的概念,故C正确;D、NH4Cl、NH4NO3、(NH4)2SO4是铵盐;CO(NH2)2是尿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C。
3.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铜丝 B. 熔融的氯化钠 C. 氨水 D. 蔗糖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铜丝能导电,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熔融的氯化钠能导电,由于能完全电离而导电,故为电解质,且为强电解质,故B正确;C.氨水属于能导电的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故为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理解概念是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溶于水或在熔化状态下的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4.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
A. 酸:在水溶液里电离出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
B. 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C.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辨别依据是水溶液是否导电
D. 溶液与胶体: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为酸,故A正确;B、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称为纯净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称为混合物。所以纯净物、混合物与是否仅含一种元素没有必然的关系。比如:O2和O3混合在一起,虽然只含一种元素,但仍是混合物;H2SO4含三种元素,但由于是一种物质,故仍是纯净物,故B错误;C.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区分的,如碳酸钙在水中不能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因此碳酸钙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D.溶液与胶体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胶体的胶粒直径在1nm~100nm,故D错误;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