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系式法
(1)原理及应用
多步反应计算的特征是化学反应原理中多个反应连续发生,起始物与目标物之间存在确定的量的关系。
(2)思维建模—答题三步骤

2.差量法
(1)差量法的应用原理
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用差量法解题是先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跟差量(实际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求解。如:
(2)使用差量法的注意事项
①所选用差值要与有关物质的数值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②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都要正确地使用,即“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典例】(2018·全国卷Ⅲ节选)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M=248 g·mol-1)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利用K2Cr2O7标准溶液定量测定硫代硫酸钠的纯度。测定步骤如下:
(1)溶液配制:称取1.200 0 g某硫代硫酸钠晶体样品,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在________中溶解,完全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00 mL的________中,加蒸馏水至________。
(2)滴定:取0.009 50 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20.00 mL,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KI,发生反应:Cr2
+6I-+14H+
3I2+2Cr3++7H2O。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样品溶液滴定至淡黄绿色,发生反应: I2+2S2
S4
+2I-。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当溶液________,即为终点。平行滴定3次,样品溶液的平均用量为24.80 mL,则样品纯度为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解析】(1)配制溶液时,先将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至容量瓶中,最后加水定容至刻度线。
(2)淀粉遇I2变成蓝色,当Na2S2O3将I2消耗完后,溶液中的蓝色会褪去,即为反应终点。由反应关系: Cr2
~3I2~6Na2S2O3,24.80 mL样品溶液中,硫代硫酸钠晶体的质量m(Na2S2O3·5H2O)=0.009 5 mol·L-1×20×10-3 L×6×248 g·mol-1=
0.282 72 g,由比例关系知,100 mL样品溶液中的Na2S2O3·5H2O质量为
0.282 72 g×
=1.14 g,则样品中Na2S2O3·5H2O的纯度为
×100%=95.0%。
答案:(1)烧杯 容量瓶 刻度线
(2)蓝色褪去 95.0

1.a g 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加热至质量减少到b g,则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解析】设NaHCO3的质量为x
2NaHCO3
Na2CO3+H2O+CO2↑ Δm
168 g 106 g 168 g-106 g
=62 g
x (a-b)g
=
解得x=
得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100%
答案: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