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战国时期,“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下毋近水则沟防省”“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这主要体现了( )
A. 农业发展推动城市功能多样化 B. 国都选址讲求建设的经济效果
C. 封建统治者掌握全国经济资源 D. 中心城市的军事防御功能加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国都选址重视地利,讲求建设的经济效果,故选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城市功能多样化,排除A;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军事防御功能,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下毋近水则沟防省”“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2.汉武帝为了表彰儒学,立五经博士,规定中央官学博士弟子名额五十。汉武帝之后博士弟子名额逐渐增加,昭帝时增加到百人,元帝时达千人,成帝时增至三千人,到东汉顺帝时竟然增至三万人。这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