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第9课说“木叶”学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565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7/28 9:29:4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 
                               
                            
 
                
 
                
             
            
                
                    资源简介
                
                    古诗中写叶之句可谓多矣,有不知谁裁出的细叶,又有灯下白头人看到的雨中黄叶;有未落时沃若的桑叶,又有红于二月花的枫叶……然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千古名句,在用衰叶纷落表现诗人那忧国伤时的无尽愁思时,为何用“落木萧萧”,而不像范仲淹《苏幕遮》中用“碧云天,黄叶地”呢?古诗中还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等众多名句,为什么那么多的诗人都青睐的是“木叶”呢?由“木叶”又可嗅出古代诗歌怎样的气息呢?
今天,就让我们听听我国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是怎么说的。
 
林庚(1910~2006),字静希。原籍福建福州。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学史家。
林庚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1933年出版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此后陆续出版《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春野与窗》《林庚诗选》等诗集和诗、论合编的《问路集》及诗性哲理随笔《空间的驰想》。林庚在对楚辞、唐诗、明清小说等的研究上也有较高造诣,先后出版《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中国历代诗歌选》等著作。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的高峰是唐诗。深入浅出而富于生气的唐诗,给后人无尽的新鲜启示,并为今天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艺术借鉴。这是林庚先生对于唐诗的基本看法,也是他为什么特别喜欢并潜心研究唐诗的根本原因。先生以诗人的悟性去研究唐诗,往往有其独特的感悟,因而在论述时经常夹进感性的笔法,所以他的论著如同创作一般,读来新鲜活泼,充满“理趣”。在这样的知识背景下,我们读这篇课文,就会真正领悟到它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