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第10课游褒禅山记学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471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7/27 16:28:5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
资源简介
在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有一座褒禅山,风景秀美,原建有宏伟的寺庙,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却在十年浩劫中被毁,现仅存两洞。前洞洞口大而平,洞深约三间房子大小,洞侧有一泉,从石缝中流出,即使洞外干涸,这里仍流水潺潺,洞口石壁有题刻诗文,但多风化难识。由前洞翻过一座山,“有洞窈然”,这是后洞。后洞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宽处如大殿,但究竟这后洞有多深?通向何处?至今是个谜。然而,这些神秘之处都不是使它闻名遐迩、千古流芳的根本原因,反而是王安石的一篇极富哲理的游记,使得褒禅山傲视群山卓然独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逝世后追谥号“文”,世人称其为王文公。晚年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王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江宁,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他推行变法,欲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有《王临川集》《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等作品集存世。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