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5课离骚学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798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7/27 16:24:3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
资源简介
屈原创立了“楚辞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其中《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他创作的“楚辞”的代表《离骚》,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他的诗歌标志着我国诗歌创作由民间集体创作向作家个人独立创作的转变,作品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报国为民的热情。他强烈的爱国思想、高洁的品格和为追求理想而九死不悔的执着精神,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战国时期,已经归并成为了七个大国,这七个大国都想统一中国。在七国中,秦国最强,楚国最大,齐国最富,韩、赵、魏三国较小。屈原是楚王的同姓贵族,起初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联齐抗秦。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
公元前305年,屈原因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盟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
《离骚》是诗人在流放期间所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全诗373句,93节,2464字,课文是节选。离,通“罹”,遭受;骚,忧虑、忧愁。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言被害的苦闷与矛盾心情,揭露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的政治现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不附和邪恶势力的自爱精神及对楚王朝至死不渝的忠诚之情。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石投汨罗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