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课时2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57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7/24 14:49:5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
资源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作一个词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 ,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 ,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他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 的政治家。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有人说他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但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 ),才能炸响,才能 。学诗功夫在诗外,诗歌之效在诗外。不但我们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更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浮光掠影 大起大落 忧心如焚 震耳欲聋
B.浅尝辄止 大起大落 忧心如焚 振聋发聩
C.浅尝辄止 悲喜交加 忧心忡忡 振聋发聩
D.浮光掠影 悲喜交加 忧心忡忡 震耳欲聋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易混成语的能力。重点是掌握相关成语的含义,把握其重要区分点。①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一掠而过的影子;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有一个大致印象,但印象不深。由“便再不染政”可知,此处应填“浅尝辄止”。②大起大落:大幅度的起与落,形容变化大。悲喜交加: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意为纠结,一边开心,一边难过。由“大忙大闲”“大进大退”的结构可知,此处应填“大起大落”。③忧心如焚: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