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九章 第3、4节
1.在威耳逊云室中,关于放射源产生的射线径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γ射线的能量大,容易显示其径迹
B.由于β粒子的速度大,其径迹粗而且长
C.由于α粒子的速度小,不易显示其径迹
D.由于α粒子的电离作用强,其径迹直而粗
D 解析 在云室中显示粒子径迹是由于引起气体电离,电离作用强的α粒子容易显示其径迹,因质量较大,飞行时不易改变方向,所以径迹直而粗,选项D正确.
2.用中子轰击铝Al,产生Na和X粒子,Na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变成Mg,则X粒子和钠的衰变过程分别是( )
A.质子,α衰变 B.电子,β衰变
C.α粒子,β衰变 D.正电子,β衰变
C 解析 利用一些射线轰击某些原子核,以实现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可以得到一些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它们和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一样不断地衰变,也有半衰期,且核反应前后质量数、电荷数守恒,中子轰击铝27的核反应方程为Al+n→Na+He,钠24衰变为镁24的核反应方程为Na→Mg+e,所以X粒子是α粒子,钠的衰变为β衰变,选项C正确.
3.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国际热核聚变核心部件在国际上率先通过权威机构认证,这是我国对国际热核聚变项目的重大贡献.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聚变反应的是( )
A.H+H→He+n B.N+He→O+H
C.He+Al→P+n D.U+n→Ba+Kr+3n
B 解析 H+H→He+n是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同时放出一个中子,属于聚变反应,选项A正确;N+He→O+H是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是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属于人工核反应,选项B错误;He+Al→P+n是小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片时发现了放射性磷(磷30),同时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属于人工核反应,选项C错误;U+n→Ba+Kr+3n是一种典型的轴裂变,属于裂变反应,选项D错误.
4.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γ射线使空气电离,把静电荷泄去
B.利用α射线照射植物的种子,使产量显著增加
C.利用β射线来治肺癌、食道癌
D.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跟它的非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作为示踪原子
D 解析 β或α射线的电离本领较大,可以消除工业上有害的静电积累,选项A错误;γ射线可以辐射育种、辐射保鲜、消毒杀菌和医治肿瘤等,选项B、C错误;放射性同位素跟它的非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作示踪原子,选项D正确.
5.(多选)下列关于盖革-米勒计数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射线的电离作用使计数器计数
B.α射线电离作用强,而β射线电离作用弱,故计数器只能记录α粒子
C.无论是α、β射线都能用计数器计数
D.计数器不能区分时间间隔小于200 μs的两个粒子
ACD 解析 根据盖革—米勒计数器的计数原理可知,当射线进入管内时,它使管内气体电离,产生的电子在电场中加速到达阳极,正离子到达阴极,产生脉冲放电,使计数器计数,选项A、C正确,B错误;两个射来的粒子如果时间间隔小于200 μs,计数器不能区分,选项D正确.
6.(多选)下列哪些应用是把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的( )
A.利用钴60治疗肿瘤等疾病
B.γ射线探伤
C.利用含有放射性碘131的油,检测地下输油管的漏油情况
D.把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肥料施给农作物用以检测农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
CD 解析 利用钴60治疗肿瘤和γ射线探伤是利用射线能量高,贯穿本领大的特点,选项A、B错误;C、D两项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选项C、D正确.
7.在轧制钢板时需要动态地监测钢板厚度,其检测装置由放射源、探测器等构成,如图所示.该装置中探测器接收到的是( )

A.X射线 B.α射线
C.β射线 D.γ射线
D 解析 放射源放出α、β、γ三种射线,而这三种射线中只有γ射线能穿过钢板,选项D正确.
8.(多选)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其射线的有( )
A.进行金属探伤
B.检查输油管是否漏油
C.消毒灭菌
D.证明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和天然牛胰岛素是同一物质
AC 解析 利用射线可以给金属探伤,也可以消毒灭菌,选项A、C正确;而选项B、D是作为示踪原子来应用的,选项B、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