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第2节 磁现象和磁场 磁感应强度
[基础训练]
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场并不存在,它是人们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假想出来的
B.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C.磁体和通电导体都能产生磁场
D.若小磁针始终指向南北方向,则小磁针的附近一定没有磁铁
BC 解析 磁场是一种“场”物质,它和我们常见的分子、原子组成的物质不同,它是以一种“场”的形式存在的,选项A错误.由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及电流的磁效应可知,选项B、C正确.若磁铁放在小磁针的南方或北方,小磁针仍可能始终指向南北方向,选项D错误.
2.在做“奥斯特实验”时,下列操作中现象最明显的是( )
A.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延长线上
B.沿电流方向放置磁针,使磁针在导线的正下方
C.电流沿南北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
D.电流沿东西方向放置在磁针的正上方
C 解析 在做“奥斯特实验”时,为减弱地球磁场的影响,导线应南北放置在小磁针的正上方或正下方,这样电流产生的磁场为东西方向,会使小磁针有明显的偏转,若导线东西放置,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为南北方向,小磁针有可能不发生偏转,选项C正确.
3.如图所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司南”,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具有指向性.下列关于司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司南是用金属铜制成的勺子,放在刻有方位的磁盘上,当它静止时,勺柄指南
B.司南是用金属铜制成的勺子,放在刻有方位的磁盘上,当它静止时,勺柄指北
C.司南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勺子,放在刻有方位的铜盘上,当它静止时,勺柄指南
D.司南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勺子,放在刻有方位的铜盘上,当它静止时,勺柄指北
C 解析 司南是利用天然的磁石磨制成的磁勺,当司南静止时,司南勺柄S极指向磁场的N极,即指向地理的南极,选项C正确.
4.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B=可知,磁场中某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随通电导线中电流I的减小而增大
B.由B=可知,磁场中某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随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F的增大而增大
C.通电导线所受的磁场力为零,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
D.放置在磁场中1 m长的通电导线,通过1 A的电流受到的安培力为1 N,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就是1 T
C 解析 磁感应强度是反映磁场性质的物理量,与是否存在通电导线、电流的大小、导线的长度、导线放置方向均无关,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垂直磁场放置时所受的安培力最大,为F=BIL,平行放置时所受的安培力最小,等于零.
5.(多选)关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B.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垂直于磁场放置的通电直导线受力的方向
D.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小磁针的受力方向
AB 解析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简称磁场的方向,规定为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选项A、B正确;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小磁针N极的受力方向,选项D错误;根据教材的探究实验可知,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选项C错误.
6.先后在磁场中A、B两点引入长度相等的短直导线,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如图所示,图中a、b两图线分别表示在磁场中A、B两点导线所受的力F与通过导线的电流I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磁感应强度相等
B.A点的磁感应强度大于B点的磁感应强度
C.A点的磁感应强度小于B点的磁感应强度
D.无法比较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B 解析 导线受到的磁场力F=BIL,对于题图给出的F-I图线,直线的斜率k=BL,由题图可知ka>kb,又因A、B两处导线的长度L相同,故A点的磁感应强度大于B点的磁感应强度,选项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