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精练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28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7/23 14:49:2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
资源简介
4.下列各句的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在关汉卿的笔下,写得最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妇女形象。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和强烈的反抗意识为无数世人所倾倒。
B.关汉卿把窦娥心灵深处最美好最闪光的东西展示给观众,使观众看到它的毁灭,看到它的可贵。这体现了悲剧的特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C.《窦娥冤》的作者是我国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关汉卿写的,剧中窦娥含冤而死,后来窦天章做了高官,替女儿报了仇。
D.关汉卿的杂剧题材大多反映现实,生活面非常广阔,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对不幸者寄予深厚同情。
答案 D
解析 A项,主客体颠倒,应为“使无数世人倾倒”;B项,逻辑顺序不当,“看到它的可贵”在前,“看到它的毁灭”在后;C项,句式杂糅,应该删去“的作者”或者“写的”。
5.我国的古典戏曲与古典诗歌一样,往往借典故表达思想感情,鉴赏戏曲剧本,就必须注意分析其中的典故。对《窦娥冤》中的四个典故,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
A.“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两个典故都与“血”有关,紧承第一桩誓愿而用。苌弘、望帝都是无罪被冤被杀的人,作者借此表现窦娥冤情之深,及其至死不屈的坚强性格。
B.“六月飞霜”“东海孝妇”两个典故都是说人间奇冤感天动地,配合窦娥的第二、三两桩誓愿而用,说明窦娥蒙受了冲天冤情,同时驳斥了监斩官的话。
C.前两个典故写人间怨恨,后两个典故写天地震怒。四个典故,内容层层递进,意义由轻到重。
D.四个典故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表现了窦娥的性格。同时紧紧扣住了“‘感天’‘动地’窦娥冤”这个题目的意思。
答案 C
解析 四个典故并非“内容层层递进,意义由轻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