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编辑
【新人教版】(新教材)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后课时作业含解析必修上册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部编版(新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35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7/23 9:39:5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代的文学作品,与其说是艺术实践,倒不如说是“审美人格”的建构。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为人熟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时所作,作者借月夜孤鸿既表现了内心深处的幽独、寂寥,也表达了    、蔑视流俗的心境。(    )。如果没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则无法呈现这种审美人格。 魏晋风度能永远地让人铭记,这和那个时期人物磊落坦荡的心胸    。王羲之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世说新语》记载,郗太傅派人向王丞相家求女婿,王家男儿们个个表现矜持。唯有王羲之“坦腹卧,如不闻”,却获郗太尉赞赏,把女儿嫁给他,这也是“    ”一词的来源。它启示我们,生活的境遇无论如何呈现出生命状态的本真,表现出磊落坦荡的心胸,也许会达到高出俗流的人格。 交流出智慧是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曹植喜欢结交文士,喜欢与这些文士高谈诗词歌赋,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个更为艺术更具审美情怀的姿态,其《洛神赋》《白马篇》都是    的佳作。“盛唐之音”的形成也如此。因此,思想交流与对话的展开离不开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这种文化境遇也更有助于推动审美人格的建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孤高自许 息息相关 乘龙快婿 琅琅上口 B.孤芳自赏 休戚相关 东床快婿 琅琅上口 C.孤高自许 息息相关 东床快婿 脍炙人口 D.孤芳自赏 休戚相关 乘龙快婿 脍炙人口 答案 C 解析 ①孤高自许:指孤特高洁,不流于世俗,并以此称许自己。孤芳自赏: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含贬义。由后文“蔑视流俗”可知,这里应用“孤高自许”。②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休戚相关: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这里没有“利害”,应用“息息相关”。③东床快婿: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