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快速训练(一)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来研究光电效应,实验中先后用同一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每次实验后他都将得到的光电流I与相对应的电压U描绘到I-U坐标系中,如图乙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实验中所用金属的逸出功为W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B.A光和B光的光强一样大
C.若A光的频率为ν,则A光照射金属时的遏止电压为
D.A光照射金属时的遏止电压大于B光照射金属时的遏止电压
[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两种光的遏止电压相同,故D错误;由于两种光的遏止电压相同,由动能定理可得eUc=Ekm,则两次实验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相同,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ν=W0+Ekm可知两种光的频率相等,故A错误;由题图乙可知在发生光电效应时A光的饱和电流大于B光的,则A光的光强较大,故B错误;根据hν=W0+Ekm,eUc=Ekm,联立解得Uc=,故C正确。
2.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B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三者的半径均为R,材质相同且均匀。现用水平向右的力缓慢拉动A,直至C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B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C )

A.C对B的压力逐渐变小
B.B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变小
C.地面对B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D.地面对B的作用力沿B、C的圆心连线方向

[解析] 先隔离C,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由力的合成和平衡条件知,B对C的支持力逐渐变大,由牛顿第三定律知,C对B的压力逐渐变大,A错误;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知,B对地面的压力始终为三者总重力的一半,B错误;隔离B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因C对B的压力逐渐变大,该力的水平分力逐渐增大,故地面对B的摩擦力逐渐变大,C正确;B受四个力的作用,地面对B的作用力应与B的重力和C对B的压力的合力方向相反,指向沿B、C圆心连线偏上的方向,D错误。
3.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8 m,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v=13 m/s的速率逆时针运行。工件滑上A端时速度vA=10 m/s,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取g=10 m/s2。工件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其所受合外力F、加速度a、速度v、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C )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μmg=ma,则a=μg=6 m/s2,工件速度达到13 m/s所用时间为t1==0.5 s,运动的位移为x1=vAt1+at=5.75 m<8 m,则工件在到达B端前速度已达到13 m/s,此后工件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因此工件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只有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