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作业(十八)
一、选择题(3、5、8为多项选择题,其余为单项选择题)
1.下面给出多种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既能减小偶然误差,又直观、简便的方法是( )
A.测出两组I、U的数据,代入方程组E=U1+I1r和E=U2+I2r中,即可求出E和r
B.多测几组I、U的数据,求出几组E、r,最后分别求出其平均值
C.测出多组I、U的数据,画出UI图象,再根据图象求出E、r
D.多测出几组I、U数据,分别求出I和U的平均值,用电压表测出开路时的路端电压即为电动势E,再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内阻r
解析 选项A中可以根据两组测量数据算出一组E、r值,但不能减小偶然误差;选项B中可行,但不符合题目中“直观、简便”的要求;选项D的做法是错误的.故符合要求的是C项.
答案 C
设置目的 考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数据处理方法
2.如图所示是根据某次实验记录数据画出的UI图象.下面关于这个图象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动势为3 V B.短路电流为0.6 A
C.电池内阻为5 Ω D.电池内阻无法确定
解析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E-Ir,当I=0时,U=E=3.0 V,r=||=1 Ω,短路时U=0,则I短==3.0 A.
答案 A
设置目的 考查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用UI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3.
某兴趣小组研究三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画出电池的UI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甲和丙两图线平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电池的电动势比乙电池的大
B.乙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都比丙电池的大
C.甲和丙两电池的内阻相等
D.甲电池的内阻最大,丙电池的内阻最小
解析 电池的UI图线的纵轴截距表示电池的电动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阻,可以判断选项B、C正确.
答案 BC
4.在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待测电池、电键和导线,配合下列仪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阻箱
B.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阻箱
C.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D.一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解析 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需要知道被测电阻阻值、电流、电压中的任意两个物理量,因为滑动变阻器不能读出具体阻值,因此不能算出路端电压.
答案 D
设置目的 考查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基本思路
5.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应选用旧的干电池作为被测电源,以使电压表读数变化明显
B.应选用内阻较小的电压表和电流表
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不能使滑动变阻器短路造成电流表过载
D.使滑动变阻器阻值尽量大一些,测量误差才小
解析 选用电表时应选用内阻较大的电压表和内阻较小的电流表;同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能太大.如果这样电流较小,电流表读数误差较大,故应选B、D两项.
答案 BD
设置目的 考查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6.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电源的电动势约为6 V,内阻约为0.5 Ω,电流表的内阻为0.5 Ω,电压表的内阻为6 kΩ.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当采用的电路是图中的( )

解析 电流表的内阻与电源的内阻差不多,采用电流表外接法(B项图)测的实际上是电源内阻和电流表内阻之和,误差较大,故选A项.D项图错误,C项图无法测出.
答案 A
设置目的 考查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时的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