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侧重点有所变化。(见下表)
时期
|
原因
|
外交政策
|
外交成就
|
新中国
成立初期
|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孤立,在两大阵营对峙中,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立了“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大方针
|
同苏联和欧亚等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
|
中美仍处于敌对状态,中苏关系恶化
|
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中国大力发展与亚非拉美新兴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
20世纪
70年代
|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第三世界崛起,美苏争霸处于苏攻美守的态势
|
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中日邦交正常化
|
改革开
放后
|
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不结盟政策,对外开放
|
开展多边外交,积极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推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二、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1.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
中美处于对抗状态。形成原因:美国推行反共、反社会主义和反人民民主国家的全球霸权政策。这期间,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侵朝、入侵台湾海峡。
2.第二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最终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形成原因:美国侵越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实力削弱并处于守势,迫使美国调整战略和对华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美国的霸权政策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1979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