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昌起义
1.历史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
2.革命条件
(1)清政府相继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2)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建立,并在日本东京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
(3)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尤其是黄花岗起义,加速了革命进程的发展。
[微题助学1] 材料 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吴玉章
思考 此诗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提示 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和清政府统治结束。
(4)保路运动兴起后,清政府派湖北新军前往镇压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为起义提供了机会。
(5)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始终坚持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
3.基本经过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次日,攻克总督衙门,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4.主要影响
各省纷纷响应,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中华民国建立
(1)准备: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标志: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随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3)性质:以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2.主要措施
(1)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
(2)制定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内容
主权在民: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等权利。
|
三权分立: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
责任内阁制: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
②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③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3.最终结局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