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A
【解析】
【详解】互溶性液体分离的方法是蒸馏;需用到的仪器为蒸馏烧瓶,上述仪器中A是蒸馏烧瓶、B是漏斗、C是分液漏斗、D是蒸发皿,所以符合题意的为A;
答案选A。
3.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有以下操作过程,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 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A. ②③④⑤①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①④⑤ D. ②①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蒸发操作时,先放置酒精灯,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固定好铁圈,再放上蒸发皿,加入试剂,进行加热并搅拌,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答案为B。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常见实验的基本操作规范进行分析。
【详解】A.胶头滴管使用时应垂直、悬空于试管正上方0.5cm处,故A错误;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故B正确;
C.过滤操作时玻璃棒应靠在三层滤纸上且低于滤纸边缘,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故C错误;
D.蒸馏操作时冷凝管应下口进水,上口出水,故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中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一贴:用少量水润湿的滤纸要紧贴漏斗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
5.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进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
A.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大小约为10-9m~10-7m
B. 光是一种胶体
C. 雾是一种胶体
D. 发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空气中的小水滴形成胶体,则胶体颗粒大小约为10-9m~10-7m,符合题意,A正确;
B. 雾是一种胶体,光不是胶体,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薄雾是一种胶体,不是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雾是一种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不是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A。
6.冬季的降雪给交通带来了诸多不便,其中醋酸钾(CH3COOK)是融雪效果最好的融雪剂,下列关于醋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mol
B. CH3COOH摩尔质量就是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C. 一个CH3COOH
质量约为60/(6.02×1023)g
D. 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CH3COOH的物质的量是1 mol
【答案】C
【解析】
【详解】A. 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CH3COOH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但单位不同,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1molCH3COOH的质量为60g,含有NA个分子,则一个CH3COOH的质量约为
g,符合题意,C正确;
D. 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CH3COOH的物质的量是0.5mol,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C。
【点睛】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分子量或原子量相等,但单位不同。
7.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 C和O2反应生成CO2
B. 锌片投入稀硫酸中
C. KMnO4加热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