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 和C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使用光催化剂能增大NO的转化率
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解析:选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故A、B项错误;该反应有气体参与,改变压强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D项错误。
2.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CO的生成速率与CO2 的生成速率相等
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C.CO的质量不变
D.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解析:选D。A项,CO的生成速率为逆反应速率,CO2 的生成速率为正反应速率,且CO、CO2 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则v正(CO2)=v逆(CO),达到化学平衡;B项,ρ=,当m(气体)不变时,反应即达到平衡;C项,m(CO)不变,则n(CO)不变,反应达到平衡;D项,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任意时刻体系的压强均相同,所以压强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
3.在催化剂作用下用乙醇制乙烯,乙醇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生成乙烯的物质的量与乙醇转化的物质的量的比值)随温度、乙醇进料量(单位:mL·min-1)的关系如图所示(保持其他条件相同)。

在410~440 ℃温度范围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乙醇进料量一定时,随乙醇转化率增大,乙烯选择性增大
B.当乙醇进料量一定时,随温度的升高,乙烯选择性不一定增大
C.当温度一定时,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醇转化率减小
D.当温度一定时,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烯选择性增大
解析:选A。根据图像,当乙醇进料量一定时,随温度升高,乙醇转化率增大,乙烯选择性先增大后减小,故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题图甲,当温度一定时,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醇转化率减小,故C项正确;根据题图乙,当温度一定时,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烯选择性增大,故D项正确。
4.某科研小组利用如下反应消除NO和CO的污染:2NO(g)+2CO(g)N2(g)+2CO2(g) ΔH=x kJ·mol-1。T ℃时,在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O和2 mol CO,保持温度不变,5 min 末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N2)=0.4 mol·L-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0
B.α(NO)=80%
C.0~5 min内,v(CO)=0.16 mol·L-1·min-1
D.保持温度不变,若再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充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