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四氯化钛的熔、沸点分别为-23 ℃、136 ℃,遇潮湿空气产生白烟。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装置G作用是__________。
(2)气流由左至右,装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H、E。
(3)酸性条件下,Cr2O具有强氧化性,可被还原为Cr3+,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证明题述反应有CO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定产品纯度:取w g TiCl4产品进行实验,向安全漏斗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反应,将安全漏斗中液体及烧瓶中混合物全部转入锥形瓶,滴加几滴0.1 mol·L-1 K2CrO4溶液做指示剂(注明:Ag2CrO4呈砖红色),用c mol·L-1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V mL。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Ksp(Ag2CrO4)=1.2×10-12,TiCl4+(2+n)H2O=== TiO2·nH2O↓+4HCl。

①安全漏斗在本实验中的作用除液封、加水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产品纯度为______%(用含w、c和V的代数式表示)。
2.(有机物制备型综合实验)1溴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某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制备1溴丙烷。
已知:1溴丙烷的沸点为71 ℃,密度为1.36 g·cm-3;正丙醇的沸点为97 ℃。

主要步骤:
步骤1 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12 g正丙醇及20 mL水,冰水冷却下缓慢加入28 mL浓硫酸;冷却至室温,搅拌下加入24 g NaBr。
步骤2 按如图所示搭建实验装置,缓慢加热(加热装置未画出),直到无油状液体蒸出为止。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已知烧瓶中无机副产物之一为NaHSO4,写出制备1溴丙烷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1中加入水,将浓硫酸适当稀释,步骤2中缓慢加热,这些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 (填字母)。
a.防止液体暴沸 b.减少副产物生成
c.减少溴化氢挥发 d.水做催化剂
(4)提纯产品的流程如下:
粗产品5%Na2CO3溶液振荡、静置有机层无水硫酸镁过滤有机物纯产品
①加入碳酸钠溶液的目的之一是除去产品中的Br2,已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并放出CO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A使用的主要仪器名称是________。静置后,有机层在________层。
③操作B的名称是________。
(5)粗产品可能含有H2O、CH3CH2CH2OH等杂质,检验水的试剂可选用______(填字母)。
a.无水硫酸铜 b.钠粒
c.紫色石蕊溶液 d.醋酸
(6)本实验制得14.8 g纯产品,产率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物质性质探究型综合实验)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一:探究氨的还原性,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已知:(ⅰ)Mg(OH)2可代替消石灰与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和碱式氯化镁[Mg(OH)Cl];
(ⅱ)Cu2O粉末呈红色,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Cu2O+H2SO4(稀)===Cu+CuSO4+H2O。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装置C中的氧化铜完全转化为红色固体,为了探究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10.4 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搅拌,静置
|
若无现象
|
①红色固体为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