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矾[KAl(SO4)2·12H2O]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含有Al和少量Fe、Mg杂质)制备明矾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回收处理废易拉罐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沉淀”为Al2(CO3)3
C.“操作a”中包含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D.上述流程中可用过量CO2代替NH4HCO3
2.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油脂、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B.石油的分馏、煤的液化与气化都是物理变化
C.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后,气体颜色变浅,容器内出现油状液滴和白雾
D.苯甲酸的结构简式为
,官能团为羧基和碳碳双键
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的H2和22.4 L的F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2NA
B.30 g乙酸和葡萄糖混合物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C.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数为10-1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2H6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6NA
4.X、Y、Z、W和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X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元素周期表的所有元素中是最小的,Y、R同主族,且R原子的核电荷数是Y原子的核电荷数的2倍,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
C.Y与X、W、R三种元素均可以形成两种二元化合物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R>Z>Y>X
5.根据下列实验及其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用pH试纸分别检验等浓度Na2CO3溶液和Na2SO3溶液
|
前者试纸变蓝比后者更深些
|
非金属性:S>C
|
B
|
向Mg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碱性:NaOH>Mg(OH)2
|
C
|
向某钠盐中滴加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
品红溶液褪色
|
该钠盐为Na2SO3或NaHSO3
|
D
|
向有机物X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
|
KMnO4溶液紫色褪去
|
X不一定能发生加成反应
|
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以NH3做氢源,可实现电化学氢化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电极为阴极
B.b电极反应式为2NH3-6e-===N2+6H+
C.电解一段时间后,装置内H+数目增多
D.每消耗1 mol NH3,理论上可生成1.5 mol
7.常温下,现有0.1 mol/L的NH4HCO3溶液,pH=7.8。已知含氮(或含碳)各微粒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种微粒的浓度占各种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Kb(NH3·H2O)>Ka1(H2CO3)
B.向pH=6.5的上述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时,NH和HCO浓度都逐渐减小
C.NH4H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守恒关系:c(NH)+c(NH3·H2O)=c(HCO)+c(CO)+c(H2CO3)
D.当溶液的pH=9时,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c(HCO)>c(NH)>c(NH3·H2O)>c(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