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有下列物质,其中符合Cn(H2O)m组成且不属于糖类的是( )
①纤维素 ②甲酸甲酯(HCOOCH3) ③淀粉 ④甲醛(CH2O) ⑤丙酸 ⑥乙酸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①③⑤
解析:选B。符合Cn(H2O)m组成的有①②③④⑥,其中①和③属于糖类中的多糖,故符合题意的有②④⑥。
2.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葡萄糖 B.纤维素
C.淀粉 D.蔗糖
解析:选A。双糖(蔗糖、麦芽糖)和多糖(淀粉、纤维素)都能发生水解反应,而单糖不能水解,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3.现有三种试剂: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②硝酸银溶液;③碘水。为了鉴别葡萄糖、淀粉、食盐三种无色溶液,分别选择合适的试剂,正确的答案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解析:选D。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遇到碘水显蓝色;食盐溶液中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试剂顺序为①③②。
4.下列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
A.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
B.木板上涂抹浓硫酸
C.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
D.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解析:选D。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木板上涂抹浓硫酸,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而使其变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变蓝色。
5.将淀粉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④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上各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①
C.②④①③① D.③④①②①
解析:选B。淀粉水解产物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到沸腾才能发生,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而淀粉的水解必须在稀硫酸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因此,需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中和作催化剂的稀硫酸,然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6.青苹果汁遇到碘酒时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新制Cu(OH)2 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这说明( )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
B.熟苹果中只含单糖
C.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D.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解析:选D。青苹果汁遇碘酒显蓝色,证明含有淀粉,熟苹果汁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含有葡萄糖,从而证明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A、B项理解片面,错误。
7.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可以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C.分子式为C6H10O5
D.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解析:选B。根据核糖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5H10O5,而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故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A、C错误;因其分子中有—CHO,故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正确;因其分子中无—COOH,故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错误。
8.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半透膜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相当一段时间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作用,其现象分别是( )
A.显蓝色、无现象
B.显蓝色、砖红色沉淀
C.无现象、变黑色
D.无现象、砖红色沉淀
解析:选C。淀粉酶为蛋白质,它是高分子化合物,单个分子直径即可达到胶体粒子范围,不能透过半透膜。但它可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分子较小,可透过半透膜并随流动的水流走,相当一段时间后,淀粉将消失,袋内仅剩淀粉酶,所以与碘水作用无现象,与新制 Cu(OH)2 悬浊液不反应,但Cu(OH)2受热可分解变黑。
9.对于淀粉和纤维素两种物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