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依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规律,推断下列元素金属性最强的是( )
A.Na B.O
C.Al D.S
解析:选A 氧和硫是非金属;钠和铝是金属,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核电荷数:Al>Na,所以金属性:Na>Al。
2.能说明钠比铝活泼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钠原子比铝原子少
B.相同物质的量的钠和铝分别和盐酸反应,钠产生的气体少
C.钠与铝的电子层数相等
D.常温下钠能与水剧烈反应,而铝不能
解析:选D 失电子能力:Na>Al,取决于其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不决定于其失电子多少。
3.下列叙述中一定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
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 mol A从酸中置换H+生成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
解析:选D 金属性强弱不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少或电子层数的多少,A、B错误;选项C未说明与酸反应的快慢。同等条件下,与酸反应越剧烈,放出H2越快,则金属越活泼,与放出H2的多少无关;选项D正确,因为只有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才能在常温下与水反应放出H2,而较不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与水不反应。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与Al原子电子层数相同,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铝强
B.Na与Mg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且Mg的核电荷数比Na的大,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镁强
C.NaOH为强碱,而Al(OH)3具有两性,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铝强
D.Zn+2Fe3+===Zn2++2Fe2+,所以Zn的金属性比Fe强
解析:选D Zn+Fe2+===Zn2++Fe才能说明金属性:Zn>Fe。
5.已知钡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钾和钠之间,则下述说法中可能实现的是( )
A.钡可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
B.钡可从冷水中置换出氢气
C.钡可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
D.在溶液中,钡离子可氧化金属锌,使之成为锌离子
解析:选B 由于金属活动性:K>Ba>Na,故金属钡与水剧烈反应:Ba+2H2O===Ba(OH)2+H2↑,则A、C、D三项不正确。
6.对四种元素G、L、M、R进行如下实验:
金属
实验
|
G
|
L
|
M
|
R
|
和冷水反应
|
不反应
|
慢慢反应
|
未做实验
|
未做实验
|
和2 mol·L-1盐酸反应
|
溶解并放出气体
|
溶解并放出气体
|
不反应
|
不反应
|
和Rn+的水溶液反应
|
溶解并形成沉淀
|
未做实验
|
溶解并形成沉淀
|
未做实验
|
根据表中所给实验结果,判断这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L、G、R、M B.G、L、M、R
C.L、G、M、R D.L、R、G、M
解析:选C G和冷水不反应,L与冷水慢慢反应,可知L的活泼性比G强;G、L与盐酸反应并放出气体,M、R不反应,可知G、L的活泼性比M、R强;G、M与Rn+的水溶液反应,可知G、M的活泼性比R强。由上可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