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跟踪训练(二十三) 磁场 磁感线
A级—学考达标
1.下列关于磁现象的电本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切磁现象都源于电流或运动电荷
B.静止的电荷也能产生磁场
C.永磁体的磁场也可以归结为由运动电荷产生的
D.在外磁场作用下物体内分子电流取向大致相同时物体就被磁化了
解析:选B 磁体的磁场是由于磁体内部的分子电流形成的,而电流的磁场由运动电荷产生。故A、C、D正确,B错误。
2.为了判断一根钢锯条是否有磁性,某同学用它的一端靠近一个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下列给出了几种可能产生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若小磁针的一端被推开,则锯条一定有磁性
B.若小磁针的一端被吸引过来,则锯条一定有磁性
C.若小磁针的一端被吸引过来,则锯条一定没有磁性
D.若小磁针的一端被推开,不能确定锯条是否有磁性
解析:选A 若小磁针的一端被推开,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则锯条一定有磁性,故A正确,D错误;若小磁针的一端被吸引,则锯条可能没有磁性,也可能是异名磁极间的相互吸引,故不能确定锯条有没有磁性,故B、C错误。
3.如图所示,假设将一个小磁针放在地球的北极点上,那么小磁针的N极将( )
A.指北
B.指南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解析:选D 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的地理北极点上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地磁的南极,根据磁体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所以小磁针的N极将竖直向下,故D正确。
4.铁棒A能吸引小磁针,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若将铁棒A靠近铁棒B,则( )
A.A、B一定相互吸引
B.A、B一定相互排斥
C.A、B之间有可能无磁场力作用
D.A、B可能相互吸引,也可能相互排斥
解析:选D 小磁针本身有磁性,能够吸引没有磁性的铁棒,故铁棒A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说明铁棒B一定有磁性。若A无磁性,当A靠近B时,在B的磁场作用下也会被磁化而相互吸引。若A有磁性,则A、B两磁体都分别有N极和S极,当它们的同名磁极靠近时,相互排斥;当异名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这说明无论A有无磁性,它们之间总有磁场力,选项D正确。
5.举世瞩目的上海磁悬浮列车线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线,其全程共30 km,列车最高速度可达552 km/h,单向运行约8 min。磁悬浮列车底部装有电磁铁,轨道地面上则安装有线圈。通过地面线圈与列车上的电磁铁之间的排斥力使列车悬浮起来。地面线圈的上端磁极极性与列车上的电磁铁下端极性总保持( )
A.相同 B.相反
C.不能确定 D.以上均不对
解析:选A 磁悬浮列车采用磁场力使列车与轨道分离并悬浮起来,减小摩擦阻力,地面线圈与列车上的电磁铁间存在斥力,相对的磁极极性应相同。
6.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司南是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一种指南针,如图所示。它由青铜盘和磁勺组成,磁勺放置在青铜盘的中心,可以自由转动。由于受地磁场作用,司南的磁勺尾静止时指向南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勺能够指示方向,是利用了地磁场对磁勺的作用
B.磁勺的指向不会受到附近磁铁的干扰
C.磁勺的指向不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
D.磁勺的N极位于司南的磁勺尾部
解析:选A 司南能够指示南北,是由于地球具有磁场,地磁场是南北指向,故A正确;司南的指向会受到附近磁铁和铁块的干扰,故B、C错误;由于司南的磁勺尾静止时指向南方,所以磁勺的S极位于司南的磁勺尾部,故D错误。
7.磁性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大到宇宙中的星球,小到电子、质子等微观粒子几乎都会呈现出磁性。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甚至一些生物体内也会含有微量强磁性物质(如Fe3O4)。研究表明:鸽子正是利用体内所含有的微量强磁性物质在地磁场中所受的作用力来帮助辨别方向的。如果在鸽子的身上绑一块永磁体材料,且其附近的磁场比地磁场更强,则( )
A.鸽子仍能辨别方向
B.鸽子更容易辨别方向
C.鸽子会迷失方向
D.不能确定鸽子是否会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