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系列 (二)——有关宇宙航行的几个问题辨析
辨析1.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的比较
(1)发射速度
在地面以某一速度发射一个物体,发射后不再对物体提供动力,在地面离开发射装置时的速度称为发射速度,三个宇宙速度都是指发射速度.
(2)运行速度
运行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稳定飞行时的线速度,对于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半径越大,则运行速度越小.
(3)有的同学这样认为:沿轨道半径较大的圆轨道运行的卫星的发射速度大,发射较为困难:而轨道半径较小的卫星发射速度小,发射较为容易.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高轨卫星的发射难易程度与发射速度没有多大关系,如果我们在地面上以7.9 km/s的速度水平发射一个物体,则这个物体可以贴着地面做圆周运动而不落到地面;如果速度增大,则会沿一个椭圆轨道运动,速度越大,椭圆轨道的半长轴就越大;如果这个速度达到11.2 km/s,则这个物体可以摆脱地球的引力,可见,无论以多大速度发射一个物体或卫星,都不会使之成为沿较大的圆轨道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轨卫星的发射过程是一个不断加速的过程,并不是在地面上给一个发射速度就可以的.
【典例1】

(多选)如图所示,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
A.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大于11.2 km/s
B.卫星在同步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9 km/s
C.在椭圆轨道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
D.卫星在Q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
【解析】 11.2 km/s是卫星脱离地球引力束缚的发射速度,而同步卫星仍然绕地球运动,故选项A错误;7.9 km/s(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也是圆周运动最大的环绕速度,同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选项B错误;椭圆轨道Ⅰ上,P是近地点,故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卫星在轨道Ⅰ上的Q点做向心运动,只有加速后才能沿轨道Ⅱ运动,故选项C、D正确.
【答案】 CD
辨析2.近地卫星、同步卫星和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三种匀速圆周运动的比较:
(1)轨道半径:近地卫星与赤道上物体的轨道半径相同(r=R),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较大(r>R).
(2)运行周期: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物体的运行周期相同(T=24 h),由T=2π可知,近地卫星的周期(T=84.8 min)要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
(3)向心加速度:由a=G知,同步卫星的加速度小于近地卫星的加速度.由a=ω2r=2r知,同步卫星加速度大于赤道上物体的加速度.
(4)向心力:近地卫星和同步卫星都只受万有引力作用,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满足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所决定的天体运行规律.赤道上的物体由万有引力和地面支持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它的运动规律不同于卫星的运动规律.
【典例2】 [2019·广东东莞测试]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一起转动,向心加速度为a1,b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运行速度为v1,c是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运行速度为v2,加速度为a2,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地球的半径为R,则有(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

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小时
C.=2
D.=
【解析】 本题易错之处是不能正确分析a、b、c、d四颗地球卫星的运动和受力特点.地球同步卫星c的周期必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相同,则知a与c的角速度相同,根据a=ω2r知,c的向心加速度大,由G=ma,解得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则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b的向心加速度,而b的向心加速度约为g,故a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g,A错误;由开普勒第三定律=k知,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所以d的运动周期大于c的运动周期(24 h),B错误;a和c的角速度相同,根据公式a=ω2r,解得=,C错误;根据G=m,可得=,D正确.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