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编辑
山东省青岛即墨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5金币 立即下载
3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3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62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4/9 8:10:3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家白木的长篇历史小说《传国玉玺》,通过传国玉玺在南北朝时期曲折离奇的迁徙故事,把这个时期纷纭复杂的历史烟云巧妙收拢了进来,是一部填补空白的优秀作品。许久以来,人们对六朝有些低估,因为朝代更迭频繁,历史事件庞杂,所以研究得不透,文学表现更是少之又少。但当时南北有很多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民族融合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带来了文化的多样化,交流、碰撞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大文化,那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众多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多元中的统一使得中华民族在浩荡的历史进程中异彩纷呈,蓬勃壮丽,在多样性中保持强劲的凝聚力。文学的自觉就是从南朝开始的。过去文史哲是不分的,《诗经》里好多作品不是文学,真正的文学作为一个独立审美的东西,就始于南北朝的《昭明文选》。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三大文学批评巨著,都出现在那个时期。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郦道元的《水经注》更是集大成之作。 民族融合一方面让中华文化更加苍劲、丰腴,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认同、文化的凝聚。文化认同是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是文化成员承认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能使这个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以传国玉玺在那个时代的流离转徙作为故事线,串起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五十年,这是个非常聪明的方式。传国玉玺是一个象征,它既是权力的象征,更是文化的象征。李斯刻在那上面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代一代传了下来。中国境内的任何一个民族即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