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跟踪训练(一) 电 荷
A级—学考达标
1.两个物体分别带有电荷,则( )
A.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
B.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一定是斥力
C.如果它们带的是同种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
D.如果它们带的是异种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
解析:选D 根据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得如果它们带的是异种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D正确。
2.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
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创造
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物体的另一部分
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
解析:选C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说明了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电荷的总量是不变的,故A、B错误。感应起电过程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故C正确,D错误。
3.富兰克林提出存在正、负两种电荷,但物体通常呈电中性,这是因为( )
A.物体没有电荷 B.物体的正负电荷一样多
C.物体很容易失去电荷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选B 物体通常呈电中性,是因为正负电荷总量相等,物体的正负电荷一样多,对外不显电性,不是物体没有电荷,选项A错误,B正确;不同的物体对电荷的束缚能力不一样,例如: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容易失电子,丝绸容易得电子,所以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C选项错误。
4.如图所示,导体A带正电,当带负电的导体B靠近A(未接触)时,导体A带的( )
A.正电荷增加 B.负电荷增加
C.正、负电荷均增加 D.电荷量不变
解析:选D 当带负电的导体B靠近导体A时,两导体之间无接触,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A带的电荷量不变,只是电荷在导体端面上重新分布(电荷重新分布是由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产生的)。
5.古希腊贵族妇女外出时都喜欢穿柔软的丝绸衣服,戴琥珀做的首饰。人们发现,不管将琥珀首饰擦得多干净,它很快就会吸上一层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琥珀是一种树脂化石,树脂具有粘性,容易吸附灰尘
B.室外的灰尘比较多,在琥珀上积聚的速度比较快
C.经丝绸摩擦后的琥珀带电,能吸引灰尘
D.琥珀本身带电,能吸引灰尘
解析:选C 琥珀本身不带电,琥珀首饰经丝绸摩擦后,便带有了电荷,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带电的琥珀会将轻小的灰尘吸附在它上面,导致琥珀比较容易脏,故C正确,A、B、D错误。
6.如图所示,不带电导体B在靠近带正电的导体A时,P端及Q端分别感应出负电荷和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用导线将Q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带负电
B.若用导线将Q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带正电
C.若用导线将Q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不带电
D.若用导线将P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带正电
解析:选A 不带电的导体B在靠近带正电的导体A后,由于静电感应,会使金属导体B两端带电,导体B左端P带有负电荷,右端Q带有正电荷,无论导线将P、Q哪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金属导体B右端带的正电荷都会被从大地上来的负电荷中和,所以导体B将带负电,A正确。
7.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小球N,由绝缘支架支撑着一小球M,当M靠近N时,N偏离竖直方向,如图所示。下列关于M、N带电情况表述正确的是( )
A.M一定带正电 B.M、N都带正电
C.M、N都带负电 D.M、N带异种电
解析:选D 带电体会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也可以吸引与其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所以当M带电时,N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异种电,当M不带电时,N一定带电,所以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