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跟踪训练(十四)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A级—学考达标
1.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且测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然后再将金属丝接入电路中
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
C.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
D.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
解析:选A 实验中应测量出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的有效长度,而不是全长;金属丝的电阻很小,与电压表内阻相差很大,使金属丝与电压表并联,电压表对它分流作用很小,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A操作错误。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物体厚度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用游标卡尺测量某些工件的外径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mm。

解析:题图甲读数为1 mm+19.5×0.01 mm=1.195 mm,题图乙读数为11 mm+10×0.05 mm=11.50 mm。
答案:(1)1.195(1.194~1.196均可) 11.50
3.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

(1)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时,测得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2)用量程为3 V的电压表和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测金属丝的电压和电流时读数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V,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A。
(3)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0.810 m。利用以上测量数据,可得这种材料的电阻率为________Ω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d=2.5 mm+43.5×0.01 mm=2.935 mm。
(2)因电压表的每小格读数为0.1 V,所以应估读到0.01 V,所以电压表的读数为:U=2.60 V;同理,电流表的每小格读数为0.02 A,应估读到0.01 A,所以电流表的读数为:I=0.52 A。
(3)根据R=ρ得:ρ==
代入数据得:ρ=4.2×10-5Ω·m。
答案:(1)2.935 (2)2.60 0.52 (3)4.2×10-5
4.某同学想要了解导线在质量相等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选取了材料相同、质量相等的5卷导线,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导线的直径如图所示,读得直径d=________mm。

(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及相关计算得到如下数据:
电阻R/Ω
|
121.0
|
50.0
|
23.9
|
10.0
|
3.1
|
导线直径d/mm
|
0.801
|
0.999
|
1.201
|
1.494
|
1.998
|
导线横截
|
|
|
|
|
|
面积S/mm2
|
0.504
|
0.783
|
1.132
|
1.752
|
3.134
|
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判断,该种导线的电阻R与横截面积S是否满足反比关系?若满足反比关系,请说明理由;若不满足,请写出R与S应满足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导线的电阻率ρ=5.1×10-7 Ω·m,则表中阻值为3.1 Ω 的导线长度l=__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