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牛顿第三定律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能应用它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学会正确受力分析,能区别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产生一定存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总是互相依赖、同时存在的。
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应用举例
(1)划船时桨向后推水,水就向前推桨,水给桨一个反作用力,从而推动船前进。
(2)汽车的发动机驱动车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
三、物体受力的初步分析
1.物体受力的初步分析
(1)分析物体的受力,有两条思路。一是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来分析和判断其受力情况;二是根据各种力的特点,从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受力。
(2)在高中物理的力学部分,我们遇到的力主要是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且一般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顺序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3)分析物体的受力时,必须明确是在分析哪个物体所受的力。
(4)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不要把某个力的反作用力跟这个力的平衡力混淆。
2.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一对相互平衡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3)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种类的力,而一对相互平衡的力则不一定是同一种类的力。
判一判
(1)物体间可能只有作用力,而没有反作用力。( )
(2)两个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时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3)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
(4)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是先分析是否有摩擦力,再分析是否有弹力,最后分析重力。( )
(5)通常可以用假设法判断弹力、摩擦力是否存在。( )
提示:(1)× (2)× (3)√ (4)× (5)√
想一想
鸡蛋碰石头,鸡蛋破了,而石头丝毫无损,说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而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这一判断对吗?

提示:这一判断不对。鸡蛋碰石头,鸡蛋对石头的力和石头对鸡蛋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必然相等,鸡蛋破了,是因为鸡蛋壳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