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唐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B. 对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C. 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 对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有可能为零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瞬时速度的大小表示速率,故A正确;
B. 对于运动的物体,位移可能为零,但路程不可能为零,则平均速度可能为零,故B错误;
C.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表示平均速率,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C错误;
D. 对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的路程不等于0,所以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
2.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曾经写了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中“云与我俱东”的参考系是
A. 云 B. 岸 C. 船 D. 风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所以“云与我俱东”所选择的参考系是地球和地球上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不动的物体;
A. 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 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 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 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3.伽利略对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下图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乙、丙图是经过合理外推得到的结论
B. 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速度更容易测量
C. 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时间更容易测量
D. 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甲、乙、丙均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故A错误;
BC. 伽利略的时代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就无法验证与成正比的思想,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到,若物体初速度为零,且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正比于,那么它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只要测出物体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验证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由于伽利略时代靠滴水计时,不能测量自由落体所用的时间,伽利略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由于沿斜面下滑时加速度减小,所用时间长得多,所以容易测量,这个方法叫“冲淡”重力,故B错误,C正确;
D. 丁是做自由落体运动,不存在“放大”重力的作用,故D错误。
4.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设均做匀减速运动,甲经3s停止,共前进了36m,乙经1.5s停止,乙车前进的距离为( )
A. 9m B. 18m C. 36m D. 27m
【答案】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