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编辑
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冲刺考前基础回扣练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物理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15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20/4/2 8:49:2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

1(源于人教版必修1 P24“科学漫步”)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答案 A

解析 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所以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遮光条的宽度减小一些,所以BCD错误,A正确。

2(源于人教版必修1 P23“做一做”)(2019·黑龙江哈尔滨六中考前押题卷)如图甲所示为速度传感器的工作示意图,P为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P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P接收。从P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到小盒子P的距离越来越近

B.在两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间隔Δt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2x1

C.超声波的速度为

D.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答案 D

解析 由图象可知,超声波传播的最远距离第二次比第一次大,可知物体到小盒子P的距离越来越远,A错误;由图象可知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2x1时,所用时间为t2t1,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而在两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间隔Δt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不可求,B错误,D正确;由图象可知,超声波的速度为C错误。

3(人教版必修1 P454题改编)一攀岩者以1 m/s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3 s后攀岩者听到石块落地的声音,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

A10 m  B30 m  C50 m  D70 m

答案 C

解析 由于声音的速度比石块和人的速度大得多,声音的传播时间可忽略,故攀岩者听到石块落地的声音时离地面的高度hgt2vt48 m,所以C正确。

4.一个物体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比较该物体在减速运动的倒数第3 m、倒数第2 m、最后1 m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历的时间之比是123

B.平均速度之比是321

C.平均速度之比是1(1)()

D.平均速度之比是()(1)1

答案 D

解析 将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看成是反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逆向思维),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三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1(1)(),则倒数第3 m、倒数第2 m、最后1 m内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1,平均速度之比为1()(1)1,故只有D正确。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