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后限时集训39
机械波
建议用时:45分钟

1.(多选)下列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
B.对同一列波,缝、孔或障碍物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
C.只有横波才能发生衍射现象,纵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D.声波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是由于声波波长较大
E.声波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是由于声波波速较大
ABD [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孔、缝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比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但如果孔、缝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时,就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衍射是一切波的特有的现象,不仅仅是机械波,故A项正确,C项错误;对同一列波,缝、孔的宽度越小,障碍物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故B项正确;声波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是由于声波波长较长,故D项正确,E项错误。]
2.(多选)(2019·潍坊二模)一列频率为40 Hz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M点恰好开始振动。已知波源的平衡位置在O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波波长为3 m
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80 m/s
C.t=0时刻,平衡位置在x=1.8 m的质点向下振动
D.M点的振动方程为y=0.05 sin 80πt(m)
E.N点起振后总是和O点同时到达波峰
BCD [由图象可知,该波波长为2 m,选项A错误;该波的传播速度为v=λf=2×40 m/s=80 m/s,选项B正确;由波形图可知,t=0时刻,平衡位置在x=1.8 m的质点向下振动,选项C正确;因ω=2πf=80π rad/s,则M点的振动方程为y=0.05 sin 80πt(m),选项D正确;N点和O点相距19 m=9λ,则当O点在波峰时N点到达波谷,选项E错误。]
3.(多选)(2019·江苏扬州中学高三期中)如图所示,一水平长绳上系着一个弹簧和小球组成的振动系统,小球振动的固有频率为2 Hz。现在长绳两端分别有一振源P、Q同时开始以相同振幅A上下振动一段时间,某时刻两个振源在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先后间隔一段时间经过弹簧振子所在位置,观察到小球先后出现了两次振动,小球第一次振动时起振方向向上,且振动并不显著,而小球第二次发生了显著的振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振源P产生的波先到达弹簧处
B.由振源Q产生的波先到达弹簧处
C.两列波可能形成干涉
D.由振源Q产生的波的波速接近4 m/s
AD [由“上下坡”法知P振源起振方向向上,Q振源起振方向向下,故先到达振动系统的是振源P产生的波,故A正确,B错误;干涉条件是两个波的频率相等,由于两列波的频率不相等,故不会形成干涉,故C错误;振源Q产生的波晚到达弹簧振子所在位置,且小球产生了较强烈的振动,即共振,故Q的振动频率接近2 Hz,则周期接近0.5 s,波速v== m/s=4 m/s,故D正确。]
4.(多选)如图所示,当波源和障碍物都静止不动时,波源发出的波在障碍物处不能发生明显衍射。下列措施可能使波发生较为明显衍射的是( )

A.增大波源的振动频率 B.减小波源的振动频率
C.增大障碍物的长度 D.减小障碍物的长度
E.波源远离障碍物运动
BDE [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的原因是障碍物的长度远大于波长,只要增大波长即可满足题目要求。由λ=知,v不变,减小f,λ增大,故A、C错,B、D对;波源远离障碍物将产生多普勒效应,等效于增大波长,衍射明显,故E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