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编辑
(江苏专用)2021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9机械波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物理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03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20/4/1 16:30:5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课后限时集训39

机械波

建议用时:45分钟

1(多选)下列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

B.对同一列波,缝、孔或障碍物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

C.只有横波才能发生衍射现象,纵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D.声波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是由于声波波长较大

E.声波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是由于声波波速较大

ABD [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孔、缝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比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但如果孔、缝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时,就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衍射是一切波的特有的现象,不仅仅是机械波,故A项正确,C项错误;对同一列波,缝、孔的宽度越小,障碍物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故B项正确;声波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是由于声波波长较长,故D项正确,E项错误。]

2(多选)(2019·潍坊二模)一列频率为40 Hz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M点恰好开始振动。已知波源的平衡位置在O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波波长为3 m

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80 m/s

Ct0时刻,平衡位置在x1.8 m的质点向下振动

DM点的振动方程为y0.05 sin 80πt(m)

EN点起振后总是和O点同时到达波峰

BCD [由图象可知,该波波长为2 m,选项A错误;该波的传播速度为vλf2×40 m/s80 m/s,选项B正确;由波形图可知,t0时刻,平衡位置在x1.8 m的质点向下振动,选项C正确;因ωf80π rad/s,则M点的振动方程为y0.05 sin 80πt(m),选项D正确;N点和O点相距19 m9λ,则当O点在波峰时N点到达波谷,选项E错误。]

3(多选)(2019·江苏扬州中学高三期中)如图所示,一水平长绳上系着一个弹簧和小球组成的振动系统,小球振动的固有频率为2 Hz。现在长绳两端分别有一振源PQ同时开始以相同振幅A上下振动一段时间,某时刻两个振源在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先后间隔一段时间经过弹簧振子所在位置,观察到小球先后出现了两次振动,小球第一次振动时起振方向向上,且振动并不显著,而小球第二次发生了显著的振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振源P产生的波先到达弹簧处

B.由振源Q产生的波先到达弹簧处

C.两列波可能形成干涉

D.由振源Q产生的波的波速接近4 m/s

AD [上下坡法知P振源起振方向向上,Q振源起振方向向下,故先到达振动系统的是振源P产生的波,故A正确,B错误;干涉条件是两个波的频率相等,由于两列波的频率不相等,故不会形成干涉,故C错误;振源Q产生的波晚到达弹簧振子所在位置,且小球产生了较强烈的振动,即共振,故Q的振动频率接近2 Hz,则周期接近0.5 s,波速v m/s4 m/s,故D正确。]

4.(多选)如图所示,当波源和障碍物都静止不动时,波源发出的波在障碍物处不能发生明显衍射。下列措施可能使波发生较为明显衍射的是(  )

A.增大波源的振动频率              B.减小波源的振动频率

C.增大障碍物的长度                D.减小障碍物的长度

E.波源远离障碍物运动

BDE [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的原因是障碍物的长度远大于波长,只要增大波长即可满足题目要求。由λ知,v不变,减小fλ增大,故AC错,BD对;波源远离障碍物将产生多普勒效应,等效于增大波长,衍射明显,故E对。]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