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后限时集训24
电路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建议用时:45分钟

1.(2019·江苏高二月考)将一内阻是3 kΩ电压表的量程由0~3 V扩大到0~15 V,需要给它( )
A.并联12 kΩ电阻 B.并联15 kΩ电阻
C.串联12 kΩ电阻 D.串联15 kΩ电阻
C [把量程为3 V的电压表改装成15 V的电压表需要串联分压电阻,由串联电路特点可知,分压电阻分压为12 V,是电压表的4倍,串联电路两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由此可知,串联电阻阻值为电压表内阻的4倍,串联电阻阻值为:3 kΩ×4=12 kΩ,故C正确,A、B、D错误。]
2.(2019·江苏高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2 Ω。断开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3 V;闭合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2 V,则电源的内阻r为( )

A.1 Ω B.2 Ω
C.3 Ω D.4 Ω
A [断开S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动势,由题可知电源的电动势大小为E=3 V,闭合S后,电压表测量的是路端电压,即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U=2 V,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为I== A=1 A,则电源的内电压为U内=E-U=(3-2) V=1 V,电源的内阻为r== Ω=1 Ω,选项A正确,B、C、D错误。]
3.(多选)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可变电阻,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电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R2=R1+r时,R2获得最大功率
B.当R1=R2+r时,R1获得最大功率
C.当R2=0时,R1获得最大功率
D.当R2=0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AC [在讨论R2的电功率时,可将R1视为电源内阻的一部分,即将原电路等效为外电阻R2与电动势为E、内阻为R1+r的电源(等效电源)连成的闭合电路(如图所示),R2的电功率是等效电源的输出功率,显然当R2=R1+r时,R2获得的电功率最大,A项正确;讨论R1的电功率时,由于R1为定值,根据P=I2R知,电路中电流越大,R1上的电功率就越大(P1=I2R1),所以,当R2=0时,R1获得的电功率最大,故B项错误,C项正确;讨论电源的输出功率时,R1+R2为外电阻,内电阻r恒定,由于题目没有给出R1和r的具体数值,所以当R2=0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不一定最大,故D项错误。]

4.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 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 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4 A
B.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 A
C.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 A
D.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1 A
C [设电流表A的内阻为RA,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时,若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I1-IA)R1=IARA,解得I1=3IA,则每一小格表示0.06 A;若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则(I2-IA)R1=IARA,解得I2=3IA,则每一小格表示0.06 A,选项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