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力学的经典模型(一)
——课前自测诊断卷
1.[考查平衡问题中的物块模型]
[多选]如图所示,物块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块,使A、B、C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它们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B向右运动,所以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A受到两个摩擦力作用
D.由于不知A与水平桌面之间是否光滑,所以无法判断A与水平桌面间是否存在摩擦力
解析:选BC 由于B向右匀速运动,所以B不受摩擦力作用,选项A错误;物块C受到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作用,选项B正确;A受到C对A的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同时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作用,选项C正确,D错误。
2.[考查运动状态不同的物块模型]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但长木板保持静止不动。已知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为μ1Mg
B.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为μ2(m+M)g
C.只要拉力F增大到足够大,长木板一定会与地面发生相对滑动
D.无论拉力F增加到多大,长木板都不会与地面发生相对滑动
解析:选D 对M分析,在水平方向受到m对M的摩擦力和地面对M的摩擦力,两个力平衡,则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f=μ1mg,故A、B错误;无论F大小如何,m在M上滑动时对M的摩擦力大小不变,M在水平方向上仍然受到两个摩擦力处于平衡,不可能运动,故C错误,D正确。
3.[考查变加速运动中的物块模型]
[多选](2019·江苏泰州中学高三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和质量为m2的长木板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对木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木块在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始终静止。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则( )
A.μ1一定小于μ2
B.μ1可能大于μ2
C.改变F的大小,F>μ2(m1+m2)g时,长木板将开始运动
D.改F作用于长木板,F>(μ1+μ2)(m1+m2)g时,长木板与木块将开始相对滑动
解析:选BD 对m1,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F-μ1m1g=m1a,对m2,由于保持静止有:μ1m1g-Ff=0,Ff<μ2(m1+m2)g,所以动摩擦因数的大小从中无法比较,故A错误,B正确;改变F的大小,只要木块在木板上滑动,则木块对木板的滑动摩擦力不变,则长木板仍然保持静止,故C错误;若将F作用于长木板,当木块与木板恰好开始相对滑动时,对木块,μ1m1g=m1a,解得a=μ1g,对整体分析,有F-μ2(m1+m2)g=(m1+m2)a,解得F=(μ1+μ2)(m1+m2)g,所以当F>(μ1+μ2)(m1+m2)g时,长木板与木块将开始相对滑动,故D正确。
4.[考查斜面模型上的物体平衡问题]
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且M、m相对静止,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
A.3 B.4
C.5 D.6
解析:选B 对M和m整体受力分析,它们必受到重力和地面支持力。对小车,因小车静止,由平衡条件知墙面对小车必无作用力,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如图所示,它受四个力:重力Mg、地面的支持力FN1、m对它的压力FN2和静摩擦力Ff,由于m静止,可知Ff和FN2的合力必竖直向下,故B项正确。
5.[考查斜面模型上的图像问题]
[多选]如图甲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使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逐渐增大F,物体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根据图乙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

A.物体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最小外力
D.加速度为6 m/s2时物体的速度
解析:选ABC 对物体受力分析,受推力、重力、支持力,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