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青岛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古人煮沸海水制取淡水,现代可通过向海水加入明矾实现海水淡化
B.秦始皇统一币制,规定金为上币,铜为下币,金铜均属于有色金属
C.“结草为庐”所用的秸秆,经现代科技可转化为苯乙酸、苯乙烯等芳香烃
D.我国山水画所用的炭黑与“嫦娥四号”卫星所使用的碳纤维为同素异形体
解析:选B 明矾能净水,但不能使海水淡化,故A项错误;有色金属指铁、铬、锰以外的其他金属,所以金和铜都属于有色金属,故B项正确;苯乙酸含有氧元素,不属于芳香烃,故C项错误;碳纤维属于新型纤维材料,不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故D项错误。
2.(2019·山东师大附中模拟)下列有关化学和传统文化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古剑“沈卢”以剂钢为见,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是铁的合金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硫
D.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主要成分均属于无机物
解析:选D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茶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都属于有机物。
3.《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
A.CuSO4·5H2O B.FeSO4·7H2O
C.KAl(SO4)2·12H2O D.Fe2(SO4)3·9H2O
解析:选B “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青矾是绿色,经煅烧后,分解成粒度非常细而活性又很强的Fe2O3超细粉末为红色。CuSO4·5H2O为蓝色晶体,故A错误;FeSO4·7H2O是绿色晶体,故B正确;KAl(SO4)2·12H2O是无色晶体,故C错误;Fe2(SO4)3·9H2O为黄色晶体,故D错误。
4.古代中国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炼丹、熬烧酒、制花露水等。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中记载了民间制取花露水的方法:“锡为小甑,实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窍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贮之。”该装置利用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
A.蒸馏 B.过滤
C.萃取 D.升华
解析:选A 通过装置和题叙述可知,该过程中用到的是蒸馏的方法,A项符合题意。
5.(2019·北京高考)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