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编辑
2020届高考物理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上篇专题七选修模块第2讲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课时作业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2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物理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39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20/3/18 16:30:4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讲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

1(1)(多选)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

B.发生干涉现象时,介质中振动加强的点,振动能量最大,减弱点振动能量可能为零

C.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中,横坐标所反映的物理意义是不同的

D.超声波比次声波更容易发生衍射

E.在地球表面上走得很准的摆钟搬到月球表面上,其摆动周期变大

(2)如图所示,真空中的半圆形透明介质,O1为圆心,OO1为其对称轴,一束单色光沿平行于对称轴的方向射到圆弧面上,经两次折射后由直径面离开介质.已知第一次折射的入射角和第二次折射的折射角均为60°,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小为c,求:

(ⅰ)透明介质的折射率n

()单色光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t.

解析:(1)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不变,是因接收频率发生变化,故A错误;频率相同的波,发生干涉现象时,介质中振动方向相同,即为加强的点,则振动能量最大,同理,减弱点振动能量可能为零,故B正确;

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中,横坐标所反映的物理意义不同,振动图像横轴表时间,而波动图像是表各质点平衡位置,故C正确;因频率高,波长小,则次声波的波长比超声波的波长长,因此次声波更容易发生衍射,故D错误;

地球表面上走得很准的摆钟搬到月球表面上,根据周期公式T,可知,其重力加速度减小,那么其摆动周期变大,故E正确;

(2)(ⅰ)设第一次折射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i1r1,第二次折射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i2r2

则有:nn.

由几何知识有:i1r1i260°

根据第一次折射的入射角和第二次折射的折射角均为60°,得:r1i230°

可得:n

(ⅱ)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v

光在介质中传播距离 L

Lvt

可得:t.

答案:(1)BCE (2)(ⅰ) (ⅱ)

2.(1)(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的正向传播,振幅为2 cm,周期为T,已知在t0时刻波上相距40 cm的两质点ab的位移都是1 cm,但运动方向相反,其中质点a沿y轴负方向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列简谐横波波长可能为150 cm

B.该列简谐横波波长可能为12 cm

C.当质点b的位移为+2 cm时,质点a的位移为负

D.在t时刻质点b速度最大

E.质点a﹑质点b的速度始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透明球体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束蓝光从A点沿水平方向射入球体后经B点射出,最后射到水平面上的C点.已知OA,该球体对蓝光的折射率为.若将该束光的入射点从A点向上移动到离OR处的A1处,仍沿水平方向射入球体后最终射在水平面上的C1处,求CC1的距离是多少?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