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 祭祀祖先和赏赐记载是青铜器铭文的两项重要内容。商周人的家族观念相当浓厚,每位家人的成就都与祖先有关;王被视为上帝的表现者,王所赏赐之物即“天恩”,领受天恩者自然必须上告祖先,一同分享荣耀,祈求保佑,以使家族所受之天恩能永垂不朽。对此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君权神授”理论初步成熟 B.特定历史时期的治国之术
C.分封制确立天子“天下共主” D.政治运作体现神权高于王权
2. 战国时期,一个五口百亩之家,每年收获的粮食,除去什一税和口粮,所剩无多,远不足以应付家庭的正常开支,生活过得非常艰苦。五十岁以上的可以穿丝,七十岁以上的可以吃肉,全家可以吃饱饭,这是孟子所期望的他那个时代小农之家所能过上的最幸福的生活。上述情形的出现
A.促使小农普遍使用铁制农具 B.推动小农生产耕织结构的形成
C.加剧当时人地关系紧张局面 D.引发农业生产技术根本性变革
3. 西汉时期,钱币使用非常普遍,除黄金、铜钱外基本没有其他物品用作交换媒介。到东汉,黄金首先退出了流通领域,而布帛在交换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原来用钱币支付的赏赐、犯罪赎金、人头税等渐次改用布帛。交换媒介的这一变化
A.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表明政府加强对商业的管理
C.反映出商品经济呈现一定波折 D.源于对外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4. 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勤于听受、事必躬亲的皇帝,“留心治道,无惮疲劳”,“一日之内,酬答百司,至乃日旰忘食,夜分未寝,动以文簿,忧劳圣躬”。这反映出
A.完善政府运行机制的必要 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达到顶峰
C.政府行政效率有较大提高 D.隋朝科举选官制度亟待完善
5. 北宋时期,“枢密院掌兵籍、虎符,三衙掌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枢密院设枢密使和枢密副使,由文臣担任,三衙设殿前督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督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督指挥使司,由武将担任,典型的“以文制武”、“重文抑武”。这一设计
A.有助于增强北宋军事实力 B.实质是中央集权的强化
C.遵循分权与制约平衡原则 D.是政治制度创新的产物
6. 朱元璋多次表示:“诸蛮夷酋长来朝,涉履山海,动经数千里,彼既慕义来归,则赉(赐,给)予之物宜厚,以示朝廷怀柔之意。”对这一朝贡贸易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推动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 B.主张中外之间国家关系的民主化
C.儒家思想在外交领域的具体运用 D.直接扩大了明朝的政治统治版图
7. 明代是中国数学史上的特殊时期。民间出现大量数学书籍,各种公式和法则编成歌诀,朗朗上口,珠算逐渐普及。这反映出
A.经济发展对科技的影响突出 B.科学理论研究氛围浓厚
C.士人价值取向呈现重大变化 D.工商皆本成为社会共识
8.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大批学者重视实证研究,致力于用考据方法整理和研究古代文献,形成了被称为“汉学”(因其研究儒学经典方法近似汉代儒生)的学风。相反,理学则被称为“宋学”。这表明清朝初年
A.理学丧失了正统地位 B.鼓励学术的自由争鸣
C.孕育着对传统的反叛 D.试图复兴汉代新儒学
9. 1842年,在中国常年进口的物品总值中,鸦片居第一位,占55.2%;棉花为第二位,占20%;棉织品居第三位,占8.4%。1867年,棉织品跃居第二位,占21%;鸦片仍居第一位,但比重已下降到46%。到1885年,棉织品已经居进口贸易的第一位,这种优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20年代。中国近代前期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动说明
A.各阶级的救亡图存成效显著 B.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C.列强对华侵略呈现一定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