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2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和研究平抛运动
基础巩固
1.小明与小刚同学共同合作完成“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
(1)除了木板、图钉、白纸、系有两根细绳的橡皮条、铅笔之外,如图所示的器材中还需要的是(填序号) ;
(2)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分力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B.两个分力的夹角要尽量小些
C.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细且长,要在细绳正下方、稍远的距离上描出两个点,用以确定细绳拉力的方向
解析:(1)根据实验操作步骤可知还需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故选BD。(2)两个分力的夹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故A,B不正确;为保证弹簧测力计产生平行于纸面的力,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故C正确。为了减小误差,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细且长,要在细绳正下方、稍远的距离上描出两个点,用以确定细绳拉力的方向,故D正确。
答案:(1)BD (2)CD
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 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 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 (选填“变”或“不变”)。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解析:(1)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得到的是实验的理论值,即F;直接测量得到的是实际测量值,即F′。
(2)细绳的作用是对结点O施加不同方向的拉力F1,F2,如果换用橡皮筋,结果是一样的。
(3)力的合成与分解使用的是等效替代法,B正确。
答案:(1)F F′ (2)不变 (3)B
3.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实验中,
(1)关于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滑块静止不动,则弹簧测力计A对B的拉力与B对A的拉力大小相等
B.若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A对B的拉力与B对A的拉力大小相等
C.若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A对B的拉力与B对A的拉力大小不相等
D.若滑块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A对B的拉力与B对A的拉力大小不相等
(2)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面放上一点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
A.为了增大指针受到的阻力
B.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指针示数的最大值
C.防止指针与弹簧测力计外壳间的摩擦
D.防止测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