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统考
高二物理试题
(本卷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在答题卡相应处作答方才有效)
第I卷 客观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插图能够形象的表现出物理实验、物理现象及物理规律,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卢瑟福通过分析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B. 乙图中,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C. 丙图中,射线甲由电子组成,射线乙为电磁波,射线丙由 粒子组成
D. 丁图中,链式反应属于轻核裂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卢瑟福通过分析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A错误。
B.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可知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B正确。
C.因为射线甲受洛仑兹力向左,所以甲带正电,是由 粒子组成,C错误。
D.链式反应属于重核裂变,D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
B.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C. 一个基态 氢原子吸收光子跃迁到n=3激发态后,能发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D. 原子核能发生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存在电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光的波长越短能量越大,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故A正确.
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根据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可知: ,则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增大;故B错误.
C.一群基态的氢原子吸收光子跃迁到n=3激发态后,最多发射出三种频率的光子,一个基态的氢原子吸收光子跃迁到n=3激发态后,最多发射出两种频率的光子;故C错误.
D.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而同时释放出电子,该电子并不是原子核中的电子;故D错误.
3.如图所示,当开关接a时,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图中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定值电阻R=10Ω,其余电阻均不计.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1.1V
B. 当单刀双掷开关与b连接且t=0.01s时,电流表示数为4A
C. 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频率增大
D. 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大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