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卷(二)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如图,匀强电场中的点A、B、C、D、E、F、G、H为立方体的8个顶点.已知G、F、B、D点的电势分别为5 V、1 V、2 V、4 V,则A点的电势为( )
A.0 V B.1 V
C.2 V D.3 V
解析:在匀强电场中,由公式U=Ed知,沿着任意方向前进相同距离,电势差必定相等,由于GF∥CB,且GF=CB,则有φG-φF=φC-φB,代入数据解得φC=φG-φF+φB=5 V-1 V+2 V=6 V,同理φA-φB=φD-φC,解得φA=φB+φD-φC=2 V+4 V-6 V=0 V,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15.制动防抱死系统简称ABS,其作用就是在汽车制动时,自动控制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不被抱死,处于边滚边滑的状态,以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为最大值.某汽车在启用ABS刹车系统和不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后( )
A.瞬时速度总比不启用ABS时小
B.加速度总比不启用ABS时大
C.刹车后的平均速度比不启用ABS时小
D.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更短
解析:图象中各点的纵坐标表示对应的速度,由图可知,启用ABS后瞬时速度开始时比不启用时要大,故A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开始时的加速度小于不启用时的加速度,故B错误;由图可知,启用后经过的位移明显小于不启用时的位移,但由于时间关系不明显,无法确定平均速度大小,故C错误,D正确.
答案:D
16.2017年6月15日,中国空间科学卫星“慧眼”被成功送入轨道,卫星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空气.“慧眼”是我国首颗大型X射线天文卫星,这意味着我国在X射线空间观测方面具有国际先进的暗弱变源巡天能力、独特的多波段快速光观测能力等.下列关于“慧眼”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不加干预,“慧眼”卫星的动能可能会缓慢减小
B.如果不加干预,“慧眼”卫星的轨道高度可能会缓慢降低
C.“慧眼”卫星在轨道上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
D.由于技术的进步,“慧眼”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可能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解析:卫星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空气,如果不加干预,卫星的机械能减小,卫星的轨道高度会缓慢降低,据G=m可得v= ,卫星的轨道高度降低,卫星的线速度增大,卫星的动能增大,故A错误,B正确;卫星在轨道上,受到的地球引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据G=m可得v= ,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D错误.
答案:B
1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上的半圆形光滑固定轨道在B点衔接,BC为直径.一可看作质点的物块在A处压缩一轻质弹簧(物块与弹簧不连接),释放物块,物块被弹簧弹出后,经过半圆形轨道B点之后恰好能通过半圆轨道的最高点C.现在换用一个质量较小的另一物块,被同样压缩的弹簧由静止弹出,不计空气阻力.则更换后( )
A.物块不能到达C点
B.物块经过C点时动能不变
C.物块经过C点时的机械能增大
D.物块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