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编辑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第6、7节电容器和电容静电的应用及危害练习(含解析)教科版选修3-1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教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物理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36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12/19 10:11:5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67节 电容器和电容 静电的应用及危害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避雷针能够避免建筑物被雷击的原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云层中带的电荷被避雷针通过导线导入大地

B.避雷针的尖端向云层放电,中和了云层中的电荷

C.云层与避雷针发生摩擦,避雷针上产生的电荷被导入大地

D.避雷针由尖锐的导体做成,利用的是尖端放电现象

解析:带电荷的云层在避雷针尖端感应出与云层相反的静电,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尖端放电,中和云层中的电荷,同时将云层中的电荷导入大地,避免了雷击现象,ABD对,C错.

答案:C

2.某电容器上标有“25 μF 450 V”字样,下列对该电容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要使该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电压增加1 V,所需电荷量为2.5×105 C

B.要使该电容器带电荷量为1 C,两极板之间需加电压为2.5×105 V

C.该电容器能够容纳的电荷量最多为2.5×105 C

D.该电容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为450 V

解析:由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C可得CΔQCΔU,要使该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电压增加1 V,即ΔU1 V,所需电荷量为ΔQ2.5×105 CA正确;由C知,要使该电容器带电荷量为1 C,两极板之间需加电压为4×104 VB错误;该电容器能够容纳的电荷量最多为QCU2.5×105×450 C1.125×102 CC错误;电容器上所标的450 V是电容器的额定电压,是电容器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电压,低于击穿电压,故该电容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大于450 VD错误.

答案:A

3.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若使它的电荷量减少3×104 C,则其电压减少为原来的,则(  )

A.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为9×104 C

B.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为4.5×104 C

C.电容器原来的电压为1 V

D.电容器的电容变为原来的

解析:由CΔQC(UU)CUQQΔQ4.5×104 C,故A错误,B正确.因电容器的电容不知,所以无法得出电容器原来的电压,故C错误.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决定的,跟电压和电荷量的变化无关,所以电容器的电容不变,故D错误.

答案:B

4.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关于平行板电容器的充、放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

B.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负电

C.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

D.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负电

解析: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相连而带正电,A对,B错;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放电,放电结束后上下极板均不带电,CD错.

答案:A

5.板间距为d的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1,板间场强为E1,现将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为2Q,板间距变为d,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2,板间场强为E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2U1E2E1                     BU22U1E24E1

CU2U1E22E1                        DU22U1E22E1

解析:当平行板电容器的其他条件不变,板间距离变为d时,电容器的电容为C2C,又知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变为2Q,则得知UU,即U2U1.根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之间的关系式EE22E1,因此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都错误.

答案:C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