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
[A组 素养达标]
1.(多选)玻尔在他提出的原子模型中所做的假设有( )
A.原子处在具有一定能量的定态中,虽然电子做加速运动,但不向外辐射能量
B.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而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
C.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
解析:A、B、C三项都是玻尔提出来的假设,其核心是原子定态概念的引入与能级跃迁学说的提出,也就是“量子化”概念,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绕核运动的不同圆轨道相对应,是经典理论与量子化概念的结合.
答案:ABC
2.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半径为ra的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至另一半径为rb的轨道,已知ra>rb,则在此过程中( )
A.原子发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B.原子要吸收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C.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
D.原子要辐射某一频率的光子
解析:因为是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所以应放出光子,因此可排除B、C.“直接”从某一能级跃迁至另一能级,只对应某一能级差,故只能发出某一频率的光子.
答案:D
3.(多选)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 )
A.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越大
B.核外电子的速率越大
C.氢原子能级的能量越大
D.核外电子的电势能越大
解析: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电子的轨道半径就越大,A正确;核外电子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则半径越大,速率越小,B错误;量子数n越大,氢原子所处的能级能量就越大,C正确;电子远离原子核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D正确.
答案:ACD
4.若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用能量为13.6 eV的电子撞击氢原子;二是用能量为13.6 eV的光子照射氢原子.则( )
A.两种方法都可能使氢原子电离
B.两种方法都不可能使氢原子电离
C.前者可使氢原子电离
D.后者可使氢原子电离
解析:电子是有质量的,撞击氢原子时发生弹性碰撞.由于电子和氢原子质量不同,故电子不能把13.6 eV的能量完全传递给氢原子,因此不能使氢原子完全电离,而光子的能量可以完全被氢原子吸收,故D正确.
答案:D
5.(多选)关于玻尔的原子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它彻底地否定了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
B.它发展了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
C.它完全抛弃了经典的电磁理论
D.它引入了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解析:玻尔是在核式结构模型的前提下提出轨道量子化、能量量子化及能级跃迁的原子模型的,故选项A错误,B正确;它的成功在于引入了量子化理论,缺点是过多地引入经典力学,故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BD
6.根据玻尔理论,某原子从能量为E的轨道跃迁到能量为E′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λ的光.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E′等于( )
A.E-h B.E+h
C.E-h D.E+h
解析:释放的光子能量为hν=h,所以E′=E-hν=E-h.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