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编辑
(通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小卷30分钟提分练(三)(8选择2实验)(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物理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47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12/16 14:42:5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8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小卷30分钟提分练(8选择+2实验)()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条平直公路行驶,其运动的位置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其中甲车图线为直线,乙车图线为抛物线.下列关于两车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在04 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均为2 m/s

C.在t2 s时,甲、乙两车速度大小相等

D.在t2 s时,甲、乙两车相遇

解析:xt图线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由图象可知,04 s内甲车的位移大小为x8 m,甲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2 m/s,乙车的位移大小大于8 m,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选项B错误;在t2 s时,甲车与乙车到达同一位置,甲、乙两车相遇,选项D正确;由xt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t2 s时,甲车的速度大小小于乙车的速度大小,选项C错误.

答案:D

15.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开了原子核的秘密,在科学史上意义重大. U的半衰期为T,衰变方程为:U→Th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是由居里夫妇首先发现的

BThHe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U的结合能

CThHe的质量之和一定大于U的质量

D1 000U核经2T时间后还有250U没有发生衰变

解析:天然放射现象是由贝可勒尔首先发现的,选项A错误;铀核在发生衰变反应时释放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ThHe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U的结合能,选项B正确;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由于衰变时释放能量,有质量亏损,ThHe的质量之和一定小于U的质量,选项C错误;由于半衰期是统计规律,对大量原子核的衰变才适用,所以1 000U核经过2T(两个半衰期)时间后,不一定还有250U没有发生衰变,选项D错误.

答案:B


 

16.如图所示,三条虚线表示某电场中的三个等差等势面,电势分别为φ1φ2φ3.一个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按图中实线轨迹从A点运动到B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φ1>φ2>φ3

B.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

C.粒子在B点的加速度大于在A点的加速度

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解析:由于带电粒子的电性未知,则无法确定三个等势面的电势高低,选项A错误;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以及粒子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可以判断出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速度方向和电场力方向的夹角为锐角,粒子做加速运动,电场力做正功,粒子的电势能减小,所以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故选项B错误,D正确;根据等差等势面密集的地方电场强度大,可知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由FqE可知带电粒子在A点所受的电场力大于在B点所受的电场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选项C错误.

答案:D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