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卷(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5金币 立即下载
3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3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225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19/12/16 9:20:4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史记·货殖列传》云:“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表明西汉初期

A. 政策的松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 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 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D. 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的理解能力。根据"开关梁,驰山泽之禁"说明汉初政府对商业发展采取宽松的政策。所以答案选A。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2.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植棉、纺纱、织布或栽桑、养蚕、缫丝这种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种植粮食的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向。这种现象反映了该地区

A. 农业生产的衰落

B. 自然经济的瓦解

C. 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D. 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农业生产不仅包括粮食作物生产,也包括种植经济作物,题干体现的是经济作物的比重增加了,不能说明农业生产衰落,故A项错误;自然经济瓦解是在19世纪鸦片战争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经济作物种植比重增加,表明用于商品交换的农产品增多,体现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故C项正确;“这种原先的农家副业”可知,该现象属于家庭手工业发展,而不是私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