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耧车
B. 翻车
C. 筒车
D. 风力水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脚痛腰酸晓夜忙、高田车进低田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首词描写的是以人力为动力的灌溉工具翻车,故B项正确;耧车是西汉时期出现的播种工具,与“高田车进低田出”不符,故A项错误;筒车是唐朝时期发明的以水力为动力的灌溉工具,不是人力,与“脚痛腰酸晓夜忙”不符,故C项错误;风力水车依靠的是风力,也不是人力,与“脚痛腰酸晓夜忙”不符,故D项错误。
2.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说明
A. 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 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C. 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
D. 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分析理解能力。依据所学从战国时期铁农具占铁器的绝大部分,可知当时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C符合题意。而A开始于春秋时期,B、D与材料无关,均排除。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铁农具的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