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尚书·洪范》把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称为“五行”,用以解释各种事物的构成和社会发展,《周易》选取天、地、雷、火、风、泽、水、山八种自然物作为生成万物的根源,并将变化的事物抽象为对立的阴阳。这些主张
A. 影响了后世哲学发展
B. 脱离了人民的社会实践
C. 体现了强烈的迷信色彩
D. 奠定了纲常名教的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尚书》、《周易》是先秦经典,书中把物质称为“五行”有朴素唯物思想,“解释各种事物的构成和社会发展”、“变化的事物抽象为对立的阴阳”是辩证观点,所以A项正确。“解释各种事物的构成和社会发展”,关心“天、地”等可知古人没有如B项说的那样,C项中的“强烈”于“阴阳”之说是夸大,只是说明当时生产力和科学还不发达,D项的纲常名教是社会伦理,不是物质构成,所以只有A项符合题意。
【点睛】材料分析也是学习史料,补充史实的过程,《五经》在春秋时期,经孔子的整理删减,又通过百家争鸣中运用,对传统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西汉惠帝“复弛商贾之律”,鼓励盐铁民间生产。东汉和帝下诏“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事”,终东汉之世,一直允许私人生产和销售盐铁。这反映出汉代
A. 逐步放弃抑商政策
B. 通过行政手段促进工商业发展
C. 盐铁专卖制度解体
D. 工商业者地位得到根本性转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弛……律”、“鼓励”、“ 下诏”、“罢禁”等可知B项符合题意,A、C、D三个选项“下诏”等信息,也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史实不符。逐步放弃“抑商”政策和盐铁“专卖”制度解体是近代以来的事, 工商业者在古代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里,地位不会“根本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