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助新的显微技术,能成功观察到直径小于200 nm的粒子。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 )
A.雾 B.蛋白质溶液
C.石灰乳 D.硝酸钾溶液
D [人们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的分散系是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的分散系是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雾、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石灰乳属于浊液,硝酸钾溶液属于溶液,其中硝酸钾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D项符合题意。]
2.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
B.“雨后彩虹”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同时也与胶体有关
C.1 mol Fe3+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D.分散质粒子可能是单个的有机大分子,也有可能是小分子的聚集体
C [Fe(OH)3胶粒由多个Fe(OH)3组成, 胶粒数小于NA个, C错误。]
3.“钴酞菁(直径为1.5×10-9m)”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钴酞菁”分子恢复了磁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D.将磁性物质制成胶体粒子作为药物的载体,可在磁场作用下送到病灶处
B [胶体的胶粒直径为10-9~10-7m(1~100 nm),所以“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A正确;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B错误;由于该分子具有磁性,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C正确;将磁性物质制成胶体粒子作为药物的载体,可在磁场作用下送到病灶处,D正确。]
4.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纯碱、烧碱均属于碱
B.CuSO4·5H2O属于电解质
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B [A项,纯碱是Na2CO3,属于盐;C项,NaHSO4、NaHCO3均能电离出H+,但均属于盐;D项,NH4Cl、NH4NO3等铵盐中不含金属阳离子;B项,CuSO4·5H2O是化合物,溶于水自身电离而使溶液导电,属于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