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
光合作用
2.探究历程
科学家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论
|
1642年海尔蒙特
|
柳树+干土+雨水
|
植物的重量来自于雨水
|
1771年普里斯特利
|
++
|
植物能净化空气
|
英格豪斯
|
植物更新空气实验
|
只有在光下,植物体才能更新空气
|
1864年
萨克斯
|
绿叶→暗处放置→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碘蒸汽处理→颜色变化(曝光处呈深蓝色)
|
植物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
1880年恩吉尔曼
|
水绵+好氧细菌黑暗无O2
|
(1)氧是由叶绿体释放的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
1941年鲁宾和卡门
|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
探讨:萨克斯实验中,实验前先要把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其目的是什么?遮光组和曝光组哪一组为实验组?哪一组为对照组?此实验除了能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外,还能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实验前先要把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实验中改变条件的是实验组,因此曝光组为对照组,遮光组为实验组;此实验还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探讨:鲁宾和卡门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什么?第一组和第二组有没有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区别?
提示:同位素标记法;没有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区分,属于相互对照。
探讨:卡尔文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 ,然后用热酒精杀死小球藻,分别测定不同光照时间下,小球藻中的放射性物质,结果如下:
实验组别
|
光照时间(s)
|
放射性物质分布
|
1
|
2
|
三碳化合物
|
2
|
20
|
12种磷酸化糖类
|
3
|
60
|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
(1)卡尔文用热酒精杀死小球藻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目的是使酶失活,终止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及其他代谢过程。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光合作用过程中CO2首先固定在哪一种化合物中?
提示:三碳化合物。
(3)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物质还能转化为哪些物质?
提示:氨基酸、有机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