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天 力的合成和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
(建议用时:40分钟)
知识梳理
1. 合力与分力
(1) 定义:如果一个力________________跟几个共点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________,原来的几个力叫作________.
(2) 逻辑关系:合力和分力是________的关系.
2. 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________,或作用线的________交于一点的力.
3. 力的合成的运算法则
(1) 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________和________.
(2) 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________,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
4. 力的分解
(1) 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________的过程.
(2) 遵循原则:____________定则或________定则.
(3) 分解方法:① 按力产生的________分解;② 正交分解.
5. 矢量和标量:
(1)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________的量.相加时遵从__________________.
(2) 标量:只有大小________方向的量.求和时按________相加.
6. 共点力的平衡
平衡状态
|
物体处于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_____状态,叫作平衡状态.(该状态下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
平衡条件
|
物体受到的________为零,即F合=________.
|
7. 某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a)所示.
(1) 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2) 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 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 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 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 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3) 图(b)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种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