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太原期末)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 )
秦朝
|
三公九卿制
|
西汉汉武帝
|
中(尚书、侍中等)外(三公九卿)朝制
|
隋唐
|
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
宋
|
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
元
|
中书一省制
|
A.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B.体现了制度的传承性
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D.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
解析:选B。秦到汉的中央官制变化,体现了汉承秦制,隋唐到元的中央官制变化,体现了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发展、演变,故B项正确;材料与监督皇权的谏议制度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C项错误;这些制度演变某种程度与皇帝的喜好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加强皇权,故D项错误。
2.(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
A.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B.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C.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
D.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
解析:选C。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应该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三司属于中央机构,故A项错误;三司重新组织到一个新机构,并不一定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B项错误;三个机构合并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故C项正确;这一措施并不能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故D项错误。
3.(2019·烟台适练)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家庭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而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 )
A.科举制更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吏
B.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C.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
D.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
解析:选B。材料中反映的是科举制的发展,而不是其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了科举制由注重门第到后期更加开放,促进了平民阶层的流动,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北宋官僚队伍的膨胀问题,故C项错误;科举制看中的是人的才能,不是限制世家子弟,故D项错误。